第壹章:碧姑娘的劍
暮靄凝香 by snow_xefd(雪凡)
2022-1-28 22:20
斷霞峰下,壹條小道蜿蜒曲折。
時逢晚春,壹片碧海綴著萬點花色,不論遠眺亦或閑遊,皆是醉人美景。
只不過,白阿四卻沒什麽心思欣賞。
倒不是因為他在這山腳下開酒肆多年看得厭了,而是他實在騰不出空。
這小小的酒肆之中,幾年也難得壹次的熱鬧,加了備用的木桌木凳,仍有七八個挑夫不得不坐在門外擔子上。
生意如此之好,白阿四卻高興不起來。
酒肆內這密密麻麻二三十人,倒有壹大半帶著兵器,讓他這種尋常百姓脊背發麻。若是熟客倒也罷了,偏偏這些武林中人,他沒壹個認得。
平素裏擠不出半點笑容的老板娘白嫂,此刻活動著僵硬的面皮,挑起唇角往來招待。
到不是怕了這些客人,這胖胖的村婦,壹向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能叫她耐下性子輕聲慢語出面招待,只不過是因為,這班人都是斷霞峰上暮劍閣的客人。
蜀州江湖勢力繁雜,名聲最響的三個,峨嵋據南,唐門霸東,而暮劍閣,則領袖蜀北。
兩日之後,便是暮劍閣閣主嫡長子白若雲大婚,將入門的新婦,又是峨嵋掌門清心道長的關門弟子孫秀怡。如此南北聯姻,自然不會僅僅驚動蜀州武林而已。
能遣人來賀的,絕不會少了禮數,無暇抽身的,也都托鏢行送上賀禮吉言。足足半月之間,白阿四的酒肆之中,就未曾有半日斷了生意。
幸而暮劍閣與峨嵋派交好之輩盡是正道中人,婚禮不會邀請什麽兇神惡煞之徒。就算有許多包藏禍心與冷眼旁觀的,總不會屈尊到白阿四的酒肆裏生事。
“趙兄,妳說這次婚禮,唐門究竟會不會來?”
“依在下拙見,唐門應來,如不親眼衡量,豈不是對這場聯姻壹無所知?”
“哎,老哥這話說的不對,就是俺這樣的粗人,閉著眼睛也知道,白家娶了峨嵋的婆娘,總不會就為了生幾個身強體壯的胖娃娃吧。俺要是唐門的門主,才不來白費功夫看人討老婆合謀對付俺。”
白阿四聽著這種在店中不知重復了多少次的類似對話,滿臉堆笑的放下酒菜。趁著屋中酒菜大多上齊,他連忙扭了扭腰,往門口走去準備透壹口氣。
這近二十天中,他只盼莫要有人在他的酒肆中大動幹戈,就謝天謝地謝祖宗了。
才到門邊,撲面壹陣香風入鼻,白阿四擡頭壹望,登時便知道,那千萬遍念誦於心頭的祈願,怕是要在今天落空了。
白家的賓客自然也不乏江湖女子,只不過很少有女人願意擠進這臭烘烘的酒肆,大多只在門口買壹碗清水淡茶,解解渴乏,便接著上路。酒肆之中,除了白嫂,便是男人的天下。
男人好鬥,江湖中的男人更甚,為錢財、為面子、甚至為壹句話,往往便會刀劍相向,血濺五步。壹群男人中丟進壹個女人,尤其是壹個好看的女人,大都會如推石入湖,激起壹片風浪。
而此刻在白阿四眼前走入酒肆的,正是壹個好看的女人。
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紅紅的小嘴,若是笑起來,壹定十分可愛,十分動人。可她非但沒有笑,秀美的臉上竟連壹點表情也沒有,好似有壹層無形的面具,正密合在她嫩如春花的粉頰之外。
她的身量不高,但自上而下非常勻稱,顯得苗條修長,頸上戴著壹串碧玉珠鏈,左腕掛著壹個碧玉手鐲,上身穿著件蔥綠夾褂,鵝黃束腰之下,是壹條碧綠色的羅裙。
她整個人,就像是壹條碧綠色的影子。
如果不是她背後背著壹個長包裹,壹看便是什麽兵器,怕是所有人都會當她是個走錯了路的小家碧玉。
“客、客官,裏面沒……”白阿四結巴了壹下,正要說話,就被旁邊壹人打斷。
“哎,有位置,兄弟們讓壹讓,總能給姑娘騰出個座來。”壹個勁裝漢子嘿嘿笑道,向著桌上他人使了個眼色,立刻便有人站起讓出壹個木凳,端著酒碗走了出去。
“餵餵,明明是兩個座位好不好?”隨著清亮悅耳的壹聲提醒,壹個看樣貌不過十三、四歲但身量頗高的少年小廝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我得貼身伺候著,勞駕哪位行行好也給讓個座唄。”
這小廝看起來比那姑娘小上壹些,模樣頗為討喜,壹張娃娃臉上掛著親切的微笑,烏溜溜的眼珠靈活的左顧右盼,壹副沒見過世面的神情。
屋裏都不是什麽惡人,這小廝又笑的叫人心喜,加上是這美貌姑娘的伴兒,馬上旁邊那人便端著茶杯起身笑道:“娃娃來坐,我去透透風。”
“老板,要壺清水,不要裝過茶水的壺,多謝。”那小廝頗為伶俐,壹邊把行李包袱放在地上,壹邊摸出壹塊碎銀,遞到白阿四手上,“方才讓座那二位的帳,也壹並算了,余下的,算是打賞。”說罷,掏出壹塊白巾,仔仔細細鋪在凳上。
那姑娘也不開口,徑自坐下,將背後布包解下放在膝上,黑亮雙眸便只是盯著桌上放著的左手。
旁人已經忍不住在猜測她的身份,有幾個想到了什麽,驚疑不定的偷偷瞄她,有幾個全無頭緒,只是間或看來壹眼,剩下的到都在仔細打量她,壹來秀色可餐,誰不愛看,二來也都好奇這到底是哪家的女俠,行走江湖穿得如此不便不算,還帶著壹個幫忙打點的小廝。
壹時間想到好幾個出身名門的女子,卻大多和眼前這人對不上號。有人忍不住向見識較廣的人低聲詢問,得了答復,目光卻是壹驚,忍不住又多看了幾眼,似乎不太相信。
那姑娘也不理會這些目光,似是早已見得慣了,清水上來之後,便靜靜地倒了壹杯,湊到唇邊,淺淺抿了壹口,潤濕紅唇。
那小廝抹了把汗,咕咚咕咚仰頭喝了三杯,哈的壹聲出了口氣,笑道:“果然走的久了,清水都變得好喝起來。”
出聲叫人讓座的勁裝漢子也聽了旁人耳語,雙目狐疑的在對桌主仆身上壹掃,放下酒碗,抱拳道:“萍水相逢也是緣分,在下劉振川,江湖兄弟擡愛,送了個別號叫做斷水神錘,大家同來參加白大公子喜宴,可否交個朋友?不知姑娘怎麽稱呼?”
江湖人不拘小節,自然也不忌憚是否該問女子閨名。倒是旁人聽了他的名頭,忍不住瞄了壹眼放在壹邊的八角紫金錘,心中暗暗道壹句,原來是他。
那姑娘眉心微微動了壹動,垂首喝了口水,並不答話。
反倒是那小廝嘻嘻笑道:“劉大哥,我家姑娘不愛說話,也不愛交朋友,您做您的斷水神錘,莫要打斷我們喝水就好。”
這回話頗為無禮,劉振川面上不禁壹紅,露出幾分尷尬之色。
“若是稱呼,我家姑娘姓崔,大家叫聲崔姑娘,在這地方,總不會叫岔了人。”那小廝看了壹圈,接著說道。
這崔姑娘果真不愛說話,只是靜靜坐著。但她越是如此,屋內幾人的眼中狐疑之色越是濃重,仿佛這特征更符合他們心中所想的那個人,只不過他們也不知道那人是不是姓崔。
白阿四察覺氣氛不對,拎著銅壺出了門口,摸了摸胸,長出口氣,心裏盼著這班人千萬別動起手來。
謹言慎行雖是大多數江湖人應該牢記的原則之壹,但若是人人都能如此,江湖又怎會有這許多事端?
劉振川左手位上恰是完全猜不到這女子來路的人之壹,他與劉振川頗談得來,見新交的朋友撞了這麽壹遭尷尬,登時面帶怒色,哼了壹聲譏刺道:“崔姑娘好大的架子,行走江湖還要帶個累贅,萬壹遇上事端,豈不是平白搭條性命。還是說,姑娘功夫俊的很,碰上什麽對手,也保得住這半大娃娃?”
言下之意,妳若是承認自己功夫不錯,那他當下就要討教討教。
劉振川連忙伸手拽了壹下,笑道:“馮兄弟,坐下喝酒,喝酒。”明裏勸他,暗中卻警告似的捏了他壹下。
那姓馮的漢子卻是個直楞性子,壹翻雙目道:“妳捏我作甚?這姑娘進來連句話也不肯說,只叫個小廝答話,難不成咱們壹屋子江湖好漢,只配和她手下的龜兒子叨叨嗎?”
崔姑娘雙目微擡,壹雙黑眸深不見底,她仍不說話,只是緩緩將膝上包袱放在了桌面上。
馮姓漢子酒性上頭,譏笑道:“嗬,這麽標致的姑娘,莫非是個啞巴?”
那崔姓少女輕輕嘆了口氣,似是非常不願的擡起右手,青蔥嫩指鉤住包袱布結,輕輕壹扯,緩緩將包袱皮向壹邊扯開。
屋內眾人,頓時伸長了脖子看了過來,緊接著,又紛紛響亮的倒抽了壹口涼氣。
露出來的,是壹把長劍。
淺碧色的劍鞘,綴著數顆翡翠,劍柄拖著兩條天青劍穗。壹眼望去,便知道價值不菲,單是護手上那壹顆拇指大小的碧玉珠,怕是就會引來賊人無數,難怪要用包袱裹好。
眾人抽氣吃驚,自然不是因為這劍的價錢,那馮姓漢子面上酒意瞬間去了大半,面頰幾乎沒了血色,連聲音也有些發顫,“這……這劍上……莫非、莫非有壹道碧綠印子,擦……也擦不掉?”
那小廝笑嘻嘻的說道:“咦,馮大哥難道偷偷看過我家姑娘的寶劍?”
馮姓漢子臉上的肌肉都變得有些扭曲,似乎想努力做出壹個微笑,卻不得其法。他緩緩坐下,擡手擦了擦額上冷汗,語氣驟然變得十分恭敬,“在下……在下有眼無珠,沒想到、沒想到碧姑娘也會來參加白家婚禮,多有得罪……還、還請碧姑娘海涵。”
旁邊已有人忍不住在竊竊私語。
“真的是她,沒想到竟這麽年輕。”
“白家怎麽會向她下帖?”
“妳怎知道她有請帖?誰知道是不是前來生事尋釁的?”
“兄弟說的是,萬壹贏了暮劍閣白家,她的名頭又要響亮幾分了。”
劉振川比身邊那人倒是鎮定許多,他舉起酒碗,朗聲道:“久仰碧姑娘大名,今日得見,實感榮幸。方才如有冒犯,還請恕罪,劉某自幹壹碗,權作賠禮。”
旁邊那馮姓漢子低聲喃喃道:“血玉釵搖足踏雲,壹劍奪命碧羅裙,碧姑娘既然到了,莫……莫非血釵雍素錦也要來不成?”
江湖上的女人,名頭響亮的,不是絕色傾國,就是武功超凡。貌若天仙卻甘願行走江湖的,多半會仰仗每隔壹段時間便重新評判流傳的江湖四絕色的稱號揚名天下,而武功過人的,則往往不屑於艷名,更願單靠壹身功夫闖出名號。
血釵、碧姑娘這兩個名號,對見聞廣博的人來說,可是響亮的很。
血釵雍素錦,鬢上壹根血玉銀釵便是兵器,繡鞋之中從不穿襪,喜好赤著壹雙雪嫩秀足,傳言其殺人後好以對手鮮血塗就足趾丹蔻,為人喜怒無常,只為被輕薄壹笑,追魂索命四十七天,逐越七州,將雪山八傑之壹宗恒當著其七位結拜兄弟面前斃於鬧市街頭,壹戰成名。
碧姑娘與這樣壹個女子齊名並稱,自然不是什麽泛泛之輩。不僅那壹身極有特點的穿戴在江湖口耳相傳,她手上壹劍穿喉的寶劍碧痕,近三年更是名震東南。傳言其寡言少語,性格冷漠,極少與尋常江湖人士動手,卻不知為何曾在東南三州遍殺七十壹家青樓主人,背下壹身血案,後被公門高手圍捕,憑壹把碧痕在手,逃出生天,留下腕脈被斷的十余個廢人,名動八方。
這兩女俱非大奸大惡之徒,但行事乖張狠辣,也稱不上正道中人,更何況碧姑娘壹向在東南三州活動,按常理,暮劍閣的喜事,應該不會有帖子千裏迢迢送去給這樣壹個行蹤不定的詭秘女子。
看來八成是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
偷偷瞄了碧姑娘幾眼,已有與白家交情不錯的人開始擔憂這場喜宴會多生事端。
他們擔憂的的確有些多余。
事端,根本不必等到喜宴上。
這樣壹個秀美可人的女子,又是頗有名氣的劍客,本身就足以帶來沒完沒了的麻煩。
這邊馮、劉二人才剛消停,另壹角卻有兩個青年劍客齊齊站了起來,視線只在這位崔姑娘面上壹掃,便盯住了橫在桌上的那柄碧痕。
那兩人穿著打扮極為相似,都是黃衫褐褲,軟底布靴,腰間長劍也是壹模壹樣,除了壹個闊口方面,壹個下巴頗尖之外,其余都如照鏡子壹樣相似。
壹看他們起來,酒肆內的諸人便想到了蜀州武林小有名氣的壹對兄弟。
果然,那二人馬上便開口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在下陳德。”
“在下陳榮”
“我兄弟二人苦練劍法。”
“蒙江湖兄弟擡愛。”
“賜了個西川雙劍的名號。”
“我們兄弟生平最喜劍法。”
“久仰碧姑娘大名。”
“還望能不吝賜教,隨手指點壹二。”
“選隨便我們哪個都可以,另壹個絕不幫忙。”
“只是切磋技藝,不傷和氣,點到為止,還請諸位做個見證。”
這兄弟兩個壹人壹句,說的卻既有默契,若不是方臉陳德看起來略微年長,形貌與陳榮也頗有幾分差異,還真容易被當作壹胎孿生。
這種惱人的切磋討教,在諾大的江湖中每日不知要發生多少,偏偏若不出手,往往便會被當作自愧不如,認了下風。尤其這些急著闖出名號的青年男女,更是將挑戰視作揚名立萬的捷徑。
剛才馮姓漢子還能算是氣話,崔姑娘忽略也就罷了,這種正經八百的邀戰,才真叫難辦。
二十多顆腦袋壹起轉了過來,都想看看她要如何應付。
崔姑娘淺淺抿了口水,那水有些太熱,她稍稍撤後壹些,攏起櫻唇輕輕吹起氣來,竟好似沒有聽到壹般。
陳家兄弟的臉色登時變得有些難看,陳榮將面帶怒色的大哥輕輕壹扯,朗聲道:“崔姑娘,我兄弟二人堂堂正正向妳討教,妳就算不敢應戰,也總要有個回話吧?”
邀戰不成,便是挑釁,如果崔姑娘仍不出手,至少在這班江湖漢子眼中,就已和露怯無異。偏偏崔姑娘仍是八風不動,只是將吹溫了得開水送入唇畔,緩緩喝了起來。
那小廝在壹旁也不慌張,仍是笑嘻嘻的來回打量周遭各色人等,像是見慣了這種場面,早就不以為意。
“既然如此,那在下得罪了!”陳德性子更燥,擡手將陳榮撥開,側手壹抄,已將劍柄緊握掌中。
崔姑娘此時卻才將手中水杯放回桌上,瓷底木面壹碰,發出噠的輕輕壹聲。
這壹聲中,陳德的手已揚起。
可所有人都沒聽到本該出現的那壹聲龍吟,也沒看到本該出現的那壹道寒光。
隨著他的手壹道擡起的,竟只是壹個劍柄而已。
那寒光閃閃的三尺青鋒,竟齊根斷在了劍鞘之中。
崔姑娘放穩水杯,回手搭上劍鞘,水眸壹側,淡淡瞥了小廝壹眼,似是在責怪他為何不快喝水,方便快些上路。
那小廝嘿嘿壹笑,端起水杯咕咚咕咚吞了兩口,壹抹嘴巴,道:“成成,小的馬上就好。”
這主仆二人,竟好似誰也沒把那兩兄弟放在眼裏。
屋內這二十多人,此刻倒已都知道,這看似嬌怯怯弱不禁風的秀美少女,確實有不把他們放在眼裏的資格。
陳德捏著手中劍柄,臉上壹陣青白交錯,手背青筋暴起,卻不敢移動分毫。
這四十多只眼睛,沒有壹只看到這位崔姑娘是如何出手,更不要說那足以無聲無息擊斷精鋼長劍的淩空虛勁是多麽驚世駭俗。
即便先前還有幾人存有挑戰之心,此刻也隨著冷汗流得幹幹凈凈,陳榮僵在兄長背後,更是連顫動不已的手掌都偷偷從劍柄上拿開,握出緊纏的白絹,露出壹片濕痕。
崔姑娘輕輕呼了口氣,提起桌上包袱緩緩包好,跟著緩緩站起,向門外走去。
眾人望著她苗條倩影,裙下蓮足堪堪壹握,纖腰如柳盈盈欲折,挺背削肩,楚楚可憐,哪裏像個轉瞬之間便能斷人兵刃的壹流高手?
隨之而來的,便是混雜著濃厚好奇的擔憂。
這樣壹個女子,趕來參加暮劍閣的喜宴,所為何事?
酒肆內的諸人紛紛沒了胃口興致,崔姑娘才走出去,便壹個個結賬起身,跟在後面,也再沒有人多看壹眼陳氏兄弟。
壹場轉眼分出勝負的甚至稱不上切磋的交手,仿佛已將西川雙劍這個名號從酒肆中就此抹去。
不出數月,也許便是整個江湖。
白阿四擡起手抹了把汗,扭頭望了壹眼屋內,僅剩下的兩個身影,已有壹個沮喪萬分的跪在了地上。
他輕輕嘆了口氣,掩上了木門,決定晚些再進去收拾。
回轉身子,那壹主壹仆走的著實不快,壹眼望去仍未到山道彎折之處,頗難為壹眾江湖豪傑慢著性子亦步亦趨。
想來今日不會再有什麽波折,白阿四抽了壹張板凳坐下,可還沒歇口氣,搭手壹望,遠遠低處壹頂紅花小轎,由兩個壯士漢子扛在肩上,大步流星走了過來。
轎子左右,跟著四名妙齡少女,四個雖都背著寶劍,其中壹個卻穿著水紅裙褲,合歡小褂,挽著雙心環髻,手裏還提著壹只紮口母雞,眉心點了壹粒朱砂,粉黛覆面,精心妝點,竟像是臨時充作了伴嫁儐相。
另外三名女子則是壹般的黃衫青裙,素面朝天,形貌雖略有高低,但也都稱得上秀美可人,比起方才驚起壹番波瀾的碧綠姑娘,也不遜色太多,只是倒有兩個開面束發,壹望便知已然名花有主。
儐相伴嫁在旁,轎中自然便是大禮之前不可見人的新嫁娘了。
白阿四登時跳起,招呼來白嫂準備茶水,迎賓多日,唯有這壹撥,決計不可怠慢半分。
峨嵋此代俗家女弟子中,年紀最輕的五人素來交好,情同手足,人稱靈秀五娥,此次白若雲大婚的對象,便是其中五妹。
另外四人,大姐鐘靈音,三姐齊秀清都已婚配,田靈筠與宋秀漣這壹大壹小則待字閨中,反落到了小師妹的後頭。
白阿四連日裏聽那些江湖豪客信口閑聊,早已知道這次送親,峨嵋掌門清心道長並未隨行,而是另有要務提前出發,護著孫秀怡北上成親的,自然便是靈秀五娥中的其余四個。
兩相印證,這紅花小轎中載的是誰簡直壹目了然。
嫁妝行李都隨著清心道長先行壹步,這小轎壹路跋涉,倒也安穩低調,不致多生事端,至於今日掛了紅花上了妝容,也是因為已經進到暮劍閣的地頭,不需再額外謹慎。
“幾位女俠,在小的這兒歇歇腿腳,喝口熱茶再趕路吧。前面就是山路,還是養養精神的好。”白阿四壹邊招呼,壹邊將壹張較為平整的木桌從屋內搬了出來,挑了最幹凈的杯子擺放整齊,“白家老爺特地打過招呼,可不能叫新娘子受了屈。”
“既然是親家的款待,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體態較為豐腴的那個年輕少婦溫婉壹笑,擺手讓轎夫將小轎穩穩落下,綿聲道,“來,大家喝口茶水,坐上會兒吧。”
另壹個少婦打扮的女子點了點頭,從腰間摸出幾枚銅錢,輕輕放在桌上,道:“店家,五杯清水,兩碗熱茶。勞駕。”
白嫂連忙將銅錢拿起塞回,連聲道:“不能不能,我們這小鋪全仗著白家庇佑,怎麽能收新少奶奶的錢。大家只管喝,我再去弄兩個小菜,之後才有力氣爬山嘛。”
那伴嫁打扮的少女抿了抿唇,先端了杯水,撩開轎簾鉆了進去。此地習俗,直至花轎擡過門檻之前,新婦都不可叫伴嫁儐相之外的人看見,江湖女子雖大多不拘小節,但暮劍閣畢竟是由壹方豪門大戶轉入武林,總比尋常門派計較多些。
剩下那圓臉少女咯咯嬌笑兩聲,扭腰便坐在桌邊長凳上,脆聲道:“托小妹的福,從昨個進了陽梁鎮,吃住就都不要銀子咯。也不知道回去時沒了新娘子跟著,他們還給不給咱白吃白住。”
崔姑娘主仆走的頗慢,跟在後面的眾人回頭發現了酒肆前的峨嵋壹行,交頭接耳壹番後,倒有十幾人折返回來。
比起壹個來路不明的碧姑娘,新娘子才是大婚的主角。縱使見不到人,與隨行的峨嵋女俠搭搭話聊聊天也是好的。畢竟此番聯姻之後,峨嵋與暮劍閣保不準便會稱雄蜀州,多探些風聲,攀攀關系,百益無害。
此時到訪暮劍閣的人,九成九都是為了這場婚禮,可崔姑娘卻對身後諸事置若罔聞,只有那小廝扭頭遠遠看了花轎兩眼,微微低頭在主子耳邊說了兩句什麽,便又繼續趕路。
山道曲折陡峭,雖離半山腰暮劍閣的別莊並不太遠,走起來卻十分費力。崔姑娘腳下頗慢,也看不出輕身功夫如何,倒是那小廝腳下初時極為輕快,走出三五裏便拖沓沈重起來,惹來身後跟隨那幾人壹番暗自譏誚,心道這碧姑娘果然藝高人膽大,竟帶了這麽個楞頭小子行走江湖。
壹路相安無事,只是走的著實不快,看到別莊門庭之時,天色已漸漸轉暗,回頭下望,那頂花轎也在眾人簇擁中趕了上來。
這別莊本是暮劍閣外姓門徒食宿學藝之處,為了此次大婚,特地騰出作為宴客場所,也叫遠道而來的貴客得以下榻,不致在陽梁鎮中尋找地方落腳。
暮劍閣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大都已下到別莊迎客,峰頂居所並不招待外人。而此等江湖大事,不請自來的客人絕不會少,為了以防萬壹,單是門墻外迎客之處,就有十余名佩劍弟子彼此呼應散開護在管家白祥周遭。
跟在崔姑娘身後的那些人到了這裏不好再磨磨蹭蹭,便快步搶到前頭,按彼此大致江湖地位,默默分出了先後。
白祥雖年過五旬,但畢竟是習武之人,手腳依舊十分利索,他打理白家多年,眼力自然不差,壹邊恭恭敬敬的迎接著這些江湖豪客,壹邊橫目掃去,盯住了那正款款走來,猶如碧綠影子壹樣的少女。
如此不便行動的衣裙,背後的狹長包袱,身邊的半大小廝,這種場合任誰看上壹眼,也會不覺留意。
“姑娘不辭勞苦趕來賀喜,白府上下感激不盡。敢問姑娘如何稱呼?是單單道賀還是留下觀禮?”白祥不敢怠慢,將余人托於手下仆傭,親自迎上幾步,恭敬問道。
崔姑娘依舊不言不語,只是向著那小廝輕輕瞥了瞥頭,那小廝頗為伶俐,立刻便滿面堆笑,從懷中摸出壹個扁方錦盒,躬身頷首雙掌托起,道:“我家姑娘姓崔,遠道而來只為觀禮,還望行個方便,這是區區薄禮,敬請笑納。”
白祥微微壹怔,心裏轉了幾個名字,卻唯有壹人與面前這姑娘形貌舉止相似,他不敢斷定,躬身接過錦盒,陪笑道:“妳家主人背後的包袱,包的可是壹柄華貴寶劍?劍上是否有道青綠痕跡?”
那小廝立刻笑道:“您既然知道,又何必再問呢。我家姑娘寡言少語,您想必也是知道的。”
白祥極力克制,仍忍不住皺了皺眉,喚過持著禮簿的下仆,輕輕揭開盒蓋。
盒中裝著的,竟是壹串翠綠色的隨珠手鏈,顆顆都是壹般大小,即便這幾日已見多了賀禮中的珠寶玉器,白祥仍禁不住眼前壹亮,忙將錦盒關好小心收入懷中,側頭道:“小心記下,崔碧春姑娘,上品夜明珠壹串。”
名門大派消息來源自然要比江湖上的閑散豪客廣博的多,酒肆中的眾人只是知道外號,白祥卻知道碧姑娘的名字。
遠來是客,即使心中忐忑,他也不敢怠慢,忙壹伸手,道:“崔姑娘,裏面請。”
畢竟這少女聲名較為特殊,白祥本想自己親自安置,可沒想到遠遠擡來的那頂轎子,卻恰是新嫁娘所乘。他只得將崔姑娘主仆交給壹個信得過的下屬,自己迎向峨嵋壹行。
暮劍閣的別莊原是白府富甲壹方時的別業,庭院樓臺依順山勢,山間溪泉穿行其中,占地極廣,容納百余人食宿仍綽綽有余。
來訪的女客並不太多,且有大半是武林群豪的家眷,所安排的便是極靠內裏的院落,足足上了數列石階,折繞多時,才算到達。
這院子本就不是弟子寢室,而是招待貴客的客房,分著內外雙園,環境清幽雅致。除了留給孫秀怡隨行姐妹的三間,還空著七間待住,其余六間倒是早早便住上了人。
崔姑娘壹路無言,那仆人猜測應是喜靜之人,便將她送到內園最角落的房間安置。
園中既然都是女客,那小廝身高體壯,除了面貌稚嫩,其余都已頗具男子氣概,不能留下伺候,自然安置到了下仆通鋪大房。不過這園中本就有三名丫鬟專供使喚,怎麽也不會怠慢。
崔姑娘依著窗邊,靜靜坐下,背後包袱隨手擱在窗臺,黑幽幽的眸子壹路凝視著那小廝被帶出園門,才轉到園中走來走去忙活的三名丫鬟身上。
行大禮之前,自然不會擺下流水大席,晚上的餐飯,喜好熱鬧的可以去練武場拼酒吃菜,不願如此的,自有丫鬟仆役送上家常小菜。白府畢竟曾是大戶人家,這壹套規矩繁而不亂,入夜燈懸,便已將眾多來客招待的心滿意足。
只是那新娘子,依舊不得壹見。
花轎擡入峰頂暮劍閣本家,過了門檻才可見人,除了伴嫁儐相田靈筠外,其余人等就算在那小築院門外擠破了頭,也只能看到窗內搖曳的紅燭之光而已。
崔姑娘本不算什麽貴客,但那樣壹串手鏈送上,任什麽客也都成了貴客,光是壹頓晚餐,就有兩個被白祥派來的丫鬟前後照應,伺候的如同中京官家的千金小姐,反倒讓這滿面波瀾不驚的少女略略顯出幾分尷尬神色。
月上梢頭,崔姑娘依舊靜靜坐在窗邊,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園外的豪客仍在高談闊論,園內的女眷女客卻都早早休息,熄了燈火。
那三個丫鬟看夜色漸深,檢查了壹遍園中情形,離去閉了園門。
園門閉上的那壹刻,崔姑娘長身而起,壹把抓起窗臺上的裹劍包袱,匆匆背在背上,也不開房門,揮掌壹拂滅了燈燭,擡起窗欞輕身壹躍,無聲無息的落在了房外回廊。
她蹲在暗處左顧右盼,靜靜觀望了片刻,才略顯緊張的貓腰沿墻而行。
園門緊閉,她從內輕輕壹扯,外頭傳來鎖頭晃蕩之聲,想來是怕有粗人酒後失德驚擾了這班女子。
略顯失望的輕嘆口氣,崔姑娘摸到另壹邊屋角,縱身壹躍扒穩屋檐,身子往上壹探看往隔壁院子,確認無人走動之後,靈貓般壹竄,擦著院墻鉆了過去。
似乎來路上特意留意了莊內格局,崔姑娘仰仗園景遮蔽,不多時便到了護院起居之處,庫房便在這間院中。
看著兩名護院小心翼翼的把幾件賀禮放入庫中鎖好,她臉上竟浮現起壹絲得意的微笑,跟著撒手落下,仍藏身在院墻這邊,靜靜等著。
哪知道她才縮進壹蓬長草中蹲好,正要側耳傾聽隔壁護院們的動靜,壹聲略帶笑意的呼喚,就從她身後近在咫尺的地方傳了過來。
“崔姑娘,大半夜不去睡覺,來這裏看風景麽?”
聲音不大,卻不啻晴天霹靂,轟的她細膩無暇的光潔額頭,登時便滲出壹片細密汗珠。
她懊惱的皺了皺眉,跟著氣呼呼的鼓了鼓臉頰,站起身來扁了扁嘴,這轉眼之間的神態變換,竟比她壹路上來的表情多了不知多少倍。
秀目壹揚,這崔姑娘扭身便道:“明明是妳毀約在先,說好了給我的那串珠子,怎麽就成了賀禮?整天憋的像個泥雕菩薩,連句話都不敢說,妳當容易麽?笑笑笑,妳還好意思笑!”
不知何時無聲無息在她身後站定,此刻正笑嘻嘻望著她的,正是那模樣頗為討喜的小廝。
“妳偷我的劍,被我捉住,莫非還有理了麽?”他慢條斯理的說道,手往懷中壹探,竟又拿出了壹個壹模壹樣的錦盒,“再說了,我幾時告訴過妳,那珠子只有壹串了?妳這飛賊,怎麽就不偷點腦子補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