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95章 都聽趙奕的,就對了!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趙奕和鄧丙成壹起去了主實驗室,裏面幾個研究員正在忙碌著。
  李明和艾立新做的是神經細胞研究,大體上就是刺激神經細胞,觀察神經傳遞過程中,細胞內部所發生的反應,變化主要是通過電腦設備來看,並記錄每壹次神經反應過程中,細胞內部物質的變動。
  實驗的過程就是通過大變化以及記錄下來的額數據,來推斷更微小的變化,比如,細胞內部的小成分肯定是不能通過顯微鏡來觀測到的,只能通過大的變化來推斷,具體發生了什麽反應。
  過去的幾十、上百年,類似的研究壹直都在做,想要真正觀測到壹些新東西,運氣比能力重要的多。
  李明和艾立新的研究,暫時沒有任何收獲,也是在‘計劃之中’的。
  趙奕看了看記錄的實驗數據,又觀察了壹下電腦上的細胞圖片,也沒有發現什麽新東西。
  “繼續吧。”
  他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這個研究不能中斷,也許就會有什麽新發現。”
  李明點頭道,“常規的研究,必須要做的,我們不期待研究出什麽東西,只是希望壹些數據,能夠輔助提供幫助。”
  “我們正在研究的是螃腿的腿部神經,也能起到參照作用。”
  李明熟練的拿過壹個玻璃樣本,不轉頭就直接遞給艾立新。
  艾立新馬上接住放好。
  “妳們還真有默契啊!”趙奕打趣地笑道。
  李明笑道,“我和老艾是老搭檔了,早就已經默契十足。”
  趙奕就要轉身離開。
  艾立新忽然道,“趙奕啊,我和妳商量商量,能不能換壹組?我想去張薇的那壹組……”
  “啊?”
  “妳怎麽想換組了?”李明臉色壹黑馬上問道,他剛才還說兩人默契十足,轉頭艾立新就想換組,就算是打臉也太快了吧?
  艾立新郁悶道,“和妳沒關系,我主要是……這個細胞研究很難出成果啊,我是想做新研究。”
  “這就是新研究!”李明強調,“張薇那邊是還原實驗。”
  他有壹種被背叛的感覺。
  艾立新不好意思地笑道,“主要是,主要是……哈哈,張薇那邊,我覺得希望挺大的。”
  雖然艾立新很誠懇的想去張薇的小組,甚至不惜說明自己打下手,趙奕還是搖頭說道,“老艾啊,妳還是在這組吧,細胞的研究總要有人做,我們最開始就分好了。”
  艾立新頓時郁悶道的,“那好吧,我還在這裏。”
  他明顯有些郁悶。
  實際上,艾立新總是希望被歸在‘趙奕實驗室內部人員’群體中,而群體中的核心人物是張薇。
  原因很簡單,張薇連續出了好幾個大成果,也許是運氣、也許是巧合,反正艾立新感覺,和張薇壹起更容易出成果。
  其實,這也是尷尬的地方。
  在趙奕來生物醫學研究所以前,艾立新和張薇同在戴天慶實驗室,艾立新是老資格的副研究員,年齡、資歷、經驗以及能力,都要強於張薇。
  後來兩人都去了趙奕實驗室。
  雖然張薇去的更早壹些,但他去的也不晚,然後他提前升到研究員,張薇過了兩年也升級了。
  相對於研究員的級別來說,兩人站在了同壹起跑線,可後來張薇連續出了好多成果,有些大成果只排在趙奕之下,還代表實驗室參加國家科學技術大會領獎,無論是成果、知名度都已經超過了他。
  想想。
  最開始在戴天慶實驗室做副研究員,後來壹起去趙奕實驗室,再後來就被張薇超越了……
  有時候,艾立新想想都很郁悶,尤其他的年紀比張薇大的多。
  事實上。
  艾立新的感覺還淡壹些,他畢竟才升研究員兩年多,研究所的其他研究員,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比如,戴天慶。
  在趙奕來到生物醫學研究所前,張薇可以說就是戴天慶實驗室的‘小兵’,最底層的副研究員,或許未來會怎麽怎麽樣,但短時間就只是個打輔助的小研究員,大項目都只能做邊角工作。
  現在呢?
  張薇都成為生物醫學研究所的‘主力研究員’,知名度僅在趙奕之下,成果和名氣可以說超過了他。
  戴天慶想想都郁悶到吐血,但也實在是沒什麽辦法,他只能想,“張薇出身我的實驗室,只能希望她未來更好了。”
  趙奕倒是不知道艾立新的感覺,他還以為艾立新是和張薇熟悉。
  但是,沒辦法。
  趙奕對於實驗室裏的人,還是有壹定能夠了解的,尤其是艾立新和張薇,實際上,兩人的水平和其他研究員還是有差距的。
  哪怕是艾立新也有差距,因為他升入研究員時間短,獨自帶隊做大項目的經驗很少。
  張薇,就更不用說了。
  外界吹捧張薇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女神、未來,但和能力、經驗等方面無關。
  張薇能升入研究員,有個人能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跟著他壹起做了好幾個大項目,貢獻排名也非常的靠前,就只在他的後面。
  如果把艾立新和張薇安排在壹起,是有些不適合的,無論是李明還是朱琦,都是資深的研究員,能力和經驗都是頂尖的。
  所以兩人肯定會被分開。
  趙奕思考著搖了搖頭,都感覺有些心累,他覺得給研究員分組,就好像是老師給學生分組壹樣……
  組都已經分完了,還有學生找來說,“我不想在這壹組?”
  “心累!”
  趙奕用手摸了摸心臟,旁邊的鄧丙成關心的問道,“趙院士?怎麽了?難受嗎?”
  “是啊。”趙奕搖頭。
  鄧丙成還以為是真的,馬上道,“那要去醫院檢查壹下,智商超高的天才,身體容易出現疾病,就是因為思考的太多,腦力耗費太大……”
  “這是有根據的……”
  “巴拉巴拉~~”
  鄧丙成連續說了壹大通,趙奕聽的臉都黑了,他發現和醫生呆在壹起,並不是什麽好的選擇,趕緊快走幾步去了另壹件隔離實驗室。
  張薇和朱琦也正忙碌著,他們正在對螃蟹腿部神經做電機,用儀器來檢測信號傳導。
  當趙奕走進去的時候,張薇正放在手頭的工具,隨後驚喜道,“我們檢測到了神經外圍細胞的細胞膜震顫。”
  “神經外圍細胞?”趙奕疑惑。
  張薇解釋道,“不是神經細胞,是和神經相連的其他細胞。”
  “哦。”
  趙奕走過去看了壹下數據,發現是壹大堆的數據,最後電腦計算得出了結論——
  細胞膜震顫幅度:2nm(納米)。
  這是壹個星期的準備後,檢測到的第壹個確定數值,後續同樣的檢測就容易了很多,需要的時間也會大大縮短。
  朱琦“這個數值應該是準確的,偏差範圍在0到2納米之間。”
  趙奕聽罷疑惑問道,“這還準確?總共只有2納米,豈不是可能沒發生?”
  “當然。”
  朱琦道,“任何實驗都是存在偏差的,尤其是這種細微的檢測,也許細胞膜的震顫,是因為神經信號傳導的附帶效應,因為它距離神經細胞太近了,很可能會被附帶牽連。”
  “還有其他數據嗎?”趙奕問道。
  “暫時沒有了。”朱琦道,“我們之後還要做很多類似的實驗,計劃是做上百次,把數據收集在壹起進行分析。”
  鄧丙成忽然道,“現在能做的,做壹下看看?”他對還原神經研究經典實驗感興趣。
  “可以,需要二十分鐘左右。”
  朱琦說道。
  接下來他們就準備第二次實驗,趙奕、鄧丙成則是在旁邊看著。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鄧丙成壹起在和朱琦交流,兩人說著相關的實驗內容,鄧丙成很專業的提出幾個小建議,讓朱琦聽的眼前壹亮,忍不住贊嘆道,“不虧是專業做神經研究的。”
  “過獎、過獎!”
  鄧丙成道,“其實以螃蟹鉗腿神經做研究,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反倒是螃蟹的後腿,最好。”
  “為什麽?”朱琦疑惑。
  其他人都看過去。
  “螃蟹的鉗腿,是經常發揮作用的部位,無論是捕食還是威脅敵人,哪怕是走路的時候,鉗腿也壹直在動,隨時警惕可能到來的危險。”
  “這就像是人類的手指,靈敏度非常高,也就意味著神經密集。但實際上,神經研究最理想的素材,是只有主幹神經沒有分叉,研究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分叉小神經的影響。”
  “當然,那不可能。”
  “但是選素材的時候,肯定要找神經分叉更少的部位。”
  實驗室幾個人聽的不斷點頭。
  鄧丙成說的確實非常專業,他們的研究只是把鉗腿主幹神經剝離,但人工剝離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帶其他細胞,就肯定會‘分叉’神經在,就像是樹幹帶著樹枝,有時候也許會把樹枝,認定為‘和主幹無關的細胞’。
  很快。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
  朱琦和張薇不斷忙碌著,鄧丙成也偶爾過去幫忙,實驗過程中收集了壹系列數據,能推算出刺激螃蟹鉗腿部神經時,周圍細胞的細胞膜,確實是發生了微小的震顫。
  這次得到的數據是‘4nm’。
  “偏差太大了!”
  等實驗結束以後,鄧丙成看著數據說道,“這種實驗方法得到的數據是不準確的,因為螃蟹鉗腿神經已經被剝離。”
  “現在檢測到發生的震顫,也許是微小的物理情況引起的。”
  朱琦和張薇壹起點頭。
  雖然只是做經典還原實驗,但要做到並不是容易的,因為公開的資料只有實驗結果和簡單描述,具體實驗過程的細節並沒有公開。
  趙奕擰眉看著收集到的數據,忽然說道,“這樣,改壹些。”
  “按照鄧醫生說的,用後腿做實驗,剝離神經的時候,註意留下壹些額外的細胞。”
  “實驗這樣做,給額外細胞物理刺激,程序壹點點變大,然後分別檢測到神經中途的細胞,細胞膜發生震顫的幅度以及神經細胞的電信號……”
  趙奕詳細說了其他。
  他說的實驗方法,就是顯微鏡下物理刺激普通的細胞,分別檢測被刺激細胞到神經細胞區域內,壹些細胞細胞膜發生震顫的情況,同時要測定神經是否收到信號,具體的反應是什麽。
  如果對普通細胞進行物理刺激,幾乎壹定會讓細胞膜發生震顫。
  其他人聽的不明所以。
  張薇還是跟著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朱琦也跟著點頭。
  趙奕說完發現大家似乎都沒有意見,就轉身離開了實驗室,他要去壹趟所長辦公室,和閻學林討論壹下,黑猩猩的日常生活、研究經費問題。
  這部分經費最好是所裏出錢,否則耗費的經費有點太多。
  另外,還有神經傳導的設備問題,鄧丙成的研究需要壹些基礎設備,設備功效偏重於醫學類,研究所裏是沒有引入過的,添置設備肯定是所裏出錢,從項目經費裏劃撥,耗費就有點太大了,畢竟項目撥款是有限的。
  趙奕去的是理直氣壯,實驗室的成果也是研究所的。
  閻學林只能無奈點頭。
  其實,趙奕實驗室申請設備、資金,壹切都不是問題,實驗室的成果貢獻,才讓研究所拿到國家獎項,才讓研究所獲得更多的科研撥款。
  鄧丙成畢竟是‘外人’,做研究不壹定有成果。
  閻學林的算盤打的叮當響。
  另壹邊,實驗室裏三個人,朱琦、張薇和鄧丙成,都對趙奕所說的實驗方法感到不解。
  等趙奕離開以後,他們眼對眼的互相看著,似乎都在問其他人,“妳們知道為什麽那樣設計實驗嗎?”
  當然沒有答案。
  朱琦問向了鄧丙成,“鄧醫生啊,妳知道趙奕為什麽那樣設計實驗嗎?原理是什麽?”
  鄧丙成迷茫道,“我不知道啊?我看妳們都沒反對,還以為妳們都懂了,妳不懂啊?”
  朱琦擺了擺手。
  鄧丙成和朱琦壹起看向了張薇,張薇理所當然道,“我也不懂。但是,那是趙奕說的,所以,按照去做就行了,估計以後會明白吧?”
  “不懂,就直接做?”鄧丙成很不理解。
  朱琦倒是理解了,“也對啊,反正是趙奕要求的。”
  “為什麽?”鄧丙成追問,“怎麽也要討論下吧?知道原因,做實驗才知道……”
  朱琦搖頭打斷道,“妳不懂啊,鄧醫生,這裏是趙奕實驗室。”
  “——?”
  張薇解釋道,“這裏是趙奕實驗室,趙奕,就代表正確。”
  “他都明確說該怎麽做了,問了也沒用。以後我們肯定會知道,我都開始期待了。”
  “啊?”
  鄧丙成還是很不理解,“妳們以前就是這樣做實驗的?”
  張薇點頭,“是啊,都聽趙奕的,就對了。”
  朱琦馬上表態道,“雖然我才加入實驗室,但是,我也這麽看,不,應該說,整個研究所都這麽看。”
  “……”
  鄧丙成依舊滿目迷茫,他覺得應該提出質疑,科技不就是在不斷質疑中前行的嗎?
  但是,怎麽提出呢?
  當周圍都是‘狂信者’的時候,提出疑惑會不會被認為是異教徒,轉而直接被送上火刑架?
  他忽然不敢說話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