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武命

我叫排雲掌

都市生活

“東哥東哥,山寨收人啦,咱們快點過去!”
黑虎山惡虎寨轄區邊緣,倚靠山梁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32章 賈蓉:喜聞樂見

諸天武命 by 我叫排雲掌

2023-12-4 21:04

  “丫的,怎麽回事?”
  隨著漕幫在運河沿岸大肆廉價海鹽,自然而然沖擊到了當地的私鹽利益。
  盡管津門出產的海鹽,出貨價格已經相當低廉了。
  可漕幫在出售的時候,依舊參雜了差不多壹半左右的沙土和草根,價錢卻是比來自兩淮的私鹽要低。
  就是因此,漕幫出手的海鹽數量越來越多,輕松搶占了原本屬於兩淮私鹽的市場份額。
  沒辦法,百姓都是用腳投票,在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自然是價錢越低越受歡迎。
  然後,兩淮鹽商很快就傻眼了。
  他們手裏的私鹽,竟然在過了黃河之後賣不動了。
  這樣的局面,他們還是頭壹次遇到。
  立即發動能量查探詳情,很快就摸清楚了原因,頓時怒不可遏差點氣炸。
  壹向合作緊密的漕幫,竟然背叛了他們。
  不知道漕幫從什麽地方,突然弄到了大筆廉價海鹽,直接就在黃河以北的運河沿岸城鎮鋪貨。
  壹下子,就讓兩淮鹽商損失慘重。
  這樣的狀況,兩淮鹽商絕對難以接受。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剛開始自然是談判,希望漕幫能夠延續以往的舊例,不要輕易破壞之前的默契。
  能不采取激烈的動作,最好還是不要采取的好。
  畢竟,兩淮鹽商和漕幫的合作,真的相當深入。
  兩淮鹽商的私鹽,大頭都是由漕幫承銷,誰叫漕幫在運河上勢力驚人呢?
  但凡有運河碼頭的地方,漕幫和當地的地頭蛇,還有地方豪強之間的關系都相當密切。
  從兩淮鹽商手裏弄到的私鹽,隨手就能分銷到地方豪強手裏,壹整個私鹽承銷體系就這麽建立起來了。
  地方豪強自然有實力,也有能量將分銷下來的私鹽,賣到最底層的百姓手裏。
  要兩淮鹽商自己打通地方上的關系渠道,那花費就大了去,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另外,走運河水道才是最便捷,也是成本最低廉的運輸手段,真要是換成陸路那成本上升得可不是壹星半點。
  不管怎麽說,有漕幫配合和沒有漕幫配合,對於兩淮鹽商來說影響巨大。
  可惜,談判的結果很不盡人如意。
  漕幫底氣十足,直接要兩淮鹽商放棄黃河以北的私鹽市場。
  兩淮鹽商腦子傻了,才會答應這樣的無禮要求。
  那就沒什麽好談的,只能是用最直接,也是最粗暴的方式解決,看誰的拳頭更大了。
  壹時間,黃淮地域的江湖氣氛緊張,兩淮鹽商手下的打手們,和漕幫成員頻頻發生武力沖突。
  這次,漕幫的態度卻是相當強硬,絲毫都沒有退讓的意思,誰都不會將白花花的銀子主動推出去。
  主要是,津門方面顯示出了足夠的能量,不管漕幫方面需求多少海鹽,都能在當天晚上準備妥當。
  那可是足足數十船海鹽,單單出貨價就足有數千兩銀子。
  而漕幫將這些海鹽順手炮制壹番,壹天之內就能徹底分銷出去,然後獲得超過壹倍以上的利潤。
  津門方面壹天可能賺取數千輛銀子,而漕幫則是賺得更多。
  相反,從兩淮鹽商手裏的成本,都比漕幫從津門采購海鹽的出手價格要搞,還這麽玩?
  至於兩淮鹽商損失的市場,關漕幫什麽事?
  總不能,讓漕幫有銀子不賺,專門給兩淮鹽商打工吧?
  玩笑不是這麽開的,反正漕幫有的是敢打敢拼的狠人,根本就不怕江湖上的紛爭。
  漕幫可是真正的龐然大物,牽連的利益方數量,比兩淮鹽商牽連的只會更多。
  玩江湖私鬥的把戲,兩淮鹽商連給漕幫提鞋都不配。
  至於動用官府力量,漕幫也不是吃幹飯的,大不了就在朝堂上互噴口水好了。
  事實上,自從兩家的談判失敗之後,朝堂上的口水仗已經開啟,只是烈度還不算太大罷了。
  兩淮鹽商這次,註定是要損失慘重的。
  別看只是失去了黃河以北私鹽份額,看漕幫的運作規模,壹年的私鹽利潤也就數百上千萬。
  可賬不是這麽算的!
  若是兩淮鹽商能將私鹽利潤全部放入腰包,怕是壹個個早就富可敵國了。
  問題是,兩淮鹽商每年的利潤大頭,都要拿出來打點上下。
  被打點的權貴可不管妳今年利潤多少,反正該有的好處鐵定是不能少的。
  這也就是兩淮鹽商在私鹽方面,為何那麽瘋狂的主要原因。
  若是賺不到足夠的利潤,兩淮鹽商就得拿自家資產,填補打點上下耗費的巨額銀錢。
  不然,就算只是經營買賣官鹽,雖然利潤極低卻也不是沒有利潤,怎麽可能還會有大鹽商家族破產?
  兩淮鹽商每隔幾十年就會有壹次大洗牌,還不是因為私鹽利潤出現了巨大變故的原因?
  不然,以鹽商家族的豪富,怎麽也不至於混到破產的地步。
  封建禮教時代的破產,那是要付無限責任的,根本就沒有翻身余地,競爭對手也不會給機會啊。
  總之,兩淮鹽商並沒有第壹時間和金陵四大家族對上,而是和原本的合作對象漕幫杠上了。
  他們倒是想知曉,漕幫手裏的海量海鹽是哪來的。
  可惜,沒有漕幫幫忙,壹時間竟然沒有精力和時間,派人查探津門鹽場的虛實。
  不要說坐鎮津門的王子騰和史鼎,就是坐鎮京城的賈蓉,見到這樣的狀況,都忍不住松了口氣。
  眼下的狀況,可以說是事先預料中,最好的情況了。
  暫時還不用承擔兩淮鹽商集團的怒火和瘋狂報復,不管如何心裏壓力小多了。
  另外,就是驚訝於漕幫的官方實力之雄厚。
  在朝堂上,因為兩家利益之爭掀起的爭鬥,漕幫背後的官方力量,竟然能夠和兩淮鹽商背後的力量鬥個旗鼓相當。
  仔細壹看,但凡背後家族在運河有利益的官員,或多或者和漕幫都有利益聯系,在朝堂上幫著說話相當正常。
  就是不知道,當今看到朝堂上突然出現的紛爭,是個什麽心情。
  估摸著不會太好,不管是漕幫還是兩淮鹽商顯露的力量,都太過強大了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