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五三章 厲兵秣馬
1635漢風再起 by 重慶老Q
2023-12-17 11:15
崇禎十三年十月初八(1640年11月12日),大明泉州府。
“近期鄭芝龍水陸兩師頻繁調動,他們又要想做什麽?”泉州知府劉廷科面帶憂色地詢問道。
“回府臺,鄭芝龍近兩月壹直在籌集各類物資,整軍備武,集結水師,恐是真要伐那呂宋,攻滅西夷。”府中幕僚王柏成拱手說道。
“前次攻略臺灣,地方距我大明海岸僅三五日航程,且向為明人屯墾移殖所在,大軍攻之,並為大明拓土百裏,尚能說得過去。但那呂宋,距我大明千裏之遙,化外蠻夷之地,鄭芝龍他勞師遠征,跨海以攻西夷,所為何故?”劉廷科嘆道:“他這恐不是要為朝廷拓土,而要行那裂土封疆之事!”
“府臺,聽說呂宋的西夷在數月前,無端屠戮我明人近萬,並掠奪浮財無數。此行徑,與率獸食人無異。鄭芝龍出兵的壹個借口就是為了萬千明人復仇,懲戒西夷。”幕僚王柏成說道:“想我天朝子民,離我大明千裏之外,竟遭此厄運。鄭芝龍此舉,倒有些吊民伐罪的意味。”
“呵,吊民伐罪?”劉廷科嗤笑壹聲,“鄭芝龍曾經壹階海賊,如何會知曉吊民伐罪?再者,他不過我大明福建壹總兵官,如何代替朝廷向那呂宋西夷來吊民伐罪?被屠戮而死的明人去國離家,遠渡呂宋,那就是是分明已背離我大明,乃化外之人,西夷所屬。朝廷豈能為此擅釁邊患,徒惹外邦!”
“府臺大人,那萬余明人,皆是我華夏同胞,漢人苗裔!”王柏成心裏有些不是很認同劉廷科的話,稍稍分辨:“西夷無端屠戮,我輩皆有兔死狐悲之感呀!”
“值此我大明多難時節,些許海外化民之事,我等還是少些摻雜。”劉廷科搖頭說道:“有那許多錢糧兵將,不若調至河南、湖北平賊亂,或者,他鄭芝龍有些膽氣,或可前往遼東與那建奴爭鬥壹番。即使他能攻滅呂宋西夷,為那萬余明人復仇,但與大明何益,與朝廷何助?”
……
“西夷屠戮我大明百姓,死者盈萬,此為我大明之恥!故,我大明水師當為朝廷征伐此兇蠻之輩,為死難明人復仇。”鄭芝龍說著,看了看在坐的十幾位鄭氏核心文武人員,昂然地繼續說道:“另,此戰,若能壹舉攻取呂宋,我鄭家水師將徹底鎖住整個大明海域,護佑我大明萬裏海疆無虞。同時,還能掌控整個大明、日本、朝鮮等地的海路貿易,為我大明攬取無數金銀器物,豐裕沿海眾多商賈小民。”
“十二月信風將至,海路兩師將領軍伍,務必做好萬全準備。此去呂宋,不比去年往攻臺灣。不論是海況,還是距離,乃至登陸作戰,全然不同以往大明近海壹般。但諸位也無需太多擔心,此番,居於南方的漢洲的曹雄,屆時,會與我們聯合出兵,派出大船三到五艘,火銃兵兩百左右,齊攻呂宋。”
“漢洲經年與南洋土蠻和西洋之國拼殺,戰陣經驗豐富,尤擅火器,有他們助陣,將使得我等陸戰更加有所保障。”
“都督,我們在此整軍備武,大量囤積海戰物資,那西夷想必已然得知我們預攻呂宋。”泉州副總兵楊耿出聲道:“對方此時定會全力備戰,若我軍貿然登陸馬尼拉,恐怕會遭到他們有備而擊。若是短期之內無法登陸呂宋,我眾多軍兵和物資漂浮於海上,風險可是很大。稍有不慎,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呀!”
“是呀,都督。”參將程學恩也符合道:“都知道,西夷船堅炮利,若是他們憑借岸防炮臺堅守於馬尼拉,我們登陸就會遇到大麻煩,或被西夷阻於海上。”
“馬尼拉城防堅實,碼頭炮臺林立,這些我都知道。”鄭芝龍肅然地看著眾人,“但我軍此次將征集大小船只壹百七十余艘,登陸部隊五千余,火炮也有八門,可謂成獅子搏兔之勢。而西夷在整個呂宋,恐怕連家屬老弱合在壹起,都未有五千之數。若是如此,我軍仍未能克之,我養眾軍何用?”
廳中諸人聽聞,心下均是壹凜。看來,鄭大都督攻呂宋勢必要壹擊而中,攻而克之,那帶兵將領,恐怕會有太多壓力。
“此次攻呂宋,首任為,直搗黃龍,聚殲西夷於馬尼拉城。如此,將使我水陸兩師在最短時間內結束此戰,完成奪取呂宋全境之功。”鄭芝龍說道:“但若是西夷防守嚴密,我軍急切之下,未能攻占馬尼拉。我軍當轉移他處,在漢洲水師艦船引領下,前往備選港口登陸,然後壹路橫掃西夷,陸路攻至馬尼拉,完成覆滅西夷之要務。”
“敢問都督,備選登陸港口在呂宋何處?”壹名泉州副將小心地問道。
“此時不必告知與妳等。”鄭芝龍搖頭說道:“待我軍整備完成,且攻馬尼拉不克後。自然會有人告知妳等在何處再尋登陸地點。”
“都督,我等聽聞,呂宋有萬余明人起事反抗西夷。若我等攻入呂宋境內,如何與其共處?”陳暉突然問道。
“將其大部收編,剩余老弱盡數屯田墾殖,以為後勤。”鄭芝龍想了想,不以為然地說道。
“若那些呂宋的明人不願被我等收編,又該如何?”陳暉擔憂地說道:“能聚眾數千人起事,且能堅持到現在,恐怕那些領頭的人都不簡單。”
“誅殺其頭領,強行收編!”鄭芝龍說道:“有的人,擁有些許野心,但也要有相匹配的實力,方才能活於這個世上。”
……
蘇祿,和樂島(霍洛島),和樂城。
蘇祿素丹王國東王阿都拉薩的眼睛已經閉了很久,似乎像是坐在那裏睡著了壹般。
董鳳山坐在下首,等的有些不耐,扭動著身子,四下打量著這座蘇祿王國的宮殿和在坐的幾位大臣。他是昨日乘坐壹艘飛魚船從新生島(今越南富國島)來到和樂島蘇祿王城,並將壹封以曹雄名義的書信交付與蘇祿東王阿都拉薩。
今日,他又來王宮面見東王,以取得蘇祿王國確切的回復。信的內容,董鳳山也略知壹二,主要是聯絡蘇祿王國,在十二月到壹月間,出兵共擊呂宋的西班牙人。
“妳們漢洲除了邀我蘇祿王國,是不是還請了其他勢力,齊攻呂宋?”半響,東王阿都拉薩眼睛微微睜開,露出稍顯渾濁的雙目。
“為了確保能徹底擊敗呂宋的西班牙人,俺們還邀請了大明的福建都督鄭芝龍,而且主要攻擊力量也是以他為主,俺們漢洲為輔。”董鳳山說道。
“妳們漢洲就沒有對呂宋……有些想法?”東王阿都拉薩輕輕地問道。
“俺們漢洲對呂宋能有什麽想法?”董鳳山怔了壹下,搖頭說道:“俺們漢洲目前還跟荷蘭人打著仗,而且,俺們漢洲也有偌大的地盤需要開發。暫時對呂宋沒有興趣。”
東王阿都拉薩笑了笑,繼續問道:“妳們漢洲現在人口幾何?”
“俺們漢洲在今年六月粗略統計時,有丁口五萬九千余。”董鳳山自豪地說道:“這還未包括俺們外面的幾個小島上滯留的移民。若是待十二月到二月的移民季結束,俺們漢洲丁口應該可以達到七萬上下。”
“短短五年時間,妳們漢洲從千人不到的小勢力,如今居然發展到擁有數萬人口,還能正面迎擊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戰爭威脅。”東王阿都拉薩微微嘆了壹口氣,說道:“以後,妳們漢洲定然大興呀!”
“東王謬贊了!”董鳳山嘴裏謙虛著,但心裏卻著實隱隱感到莫名的自豪與興奮。
“既然西人勢弱,我蘇祿自然要依妳漢洲之約,前去攻那呂宋。”東王阿都拉薩說道:“屆時,妳漢洲可會提供部分軍器與我蘇祿?”
“這個……”董鳳山有些遲疑,提供軍器與蘇祿,他沒有得到軍政府的授權,壹時間尷尬地沖著東王笑了笑,“這個,俺要回去問問在漢興島的齊二大統領。”
“以我對妳家大統領的了解,妳們漢洲多半會提供相當數量軍械與我。”東王阿都拉薩微微壹笑,“妳家大統領,可是壹向很慷慨,齊統領想必亦是如此。”
董鳳山點點頭,表示復返後會立即報告給齊大江。
“今日事畢,諸位就散了吧,本王有些乏了。”東王阿都拉薩有些疲憊地揮揮手說道。
大殿上的十幾位蘇祿大臣聞言,連忙起身,朝東王施禮後,相繼退出殿門。
“漢洲使者且留步,本王有幾句話需交代與妳。”東王阿都拉薩輕聲喚住正要退走的董鳳山。
“妳家大統領曹雄可是已經確定身後,要將漢洲交於齊天?”待蘇祿所有大臣全部退出大殿後,東王阿都拉薩眼神灼灼地看著董鳳山。
“不錯,俺們漢洲上下都知道,齊天當為俺漢洲未來之主。”
“漢洲,後繼有人呀!”東王阿都拉薩擡頭看了看空曠的大殿屋頂,“想我蘇祿……”
說著,他不由搖搖頭。兩年前,素丹脫離他的控制,自去婆羅洲的蘇祿附屬領地,竟然號召蘇祿子民不去針對西班牙殖民者,反而聲討東王,言其妄圖弒君自立,顛覆王國。至此,蘇祿隱然造成事實上的內部分裂。素丹據有婆羅洲東南屬地以及鄰近數十島嶼部落地盤和部落,東王所屬據有原蘇祿王城的樂島和周邊島嶼。
蘇祿王國的分裂,不僅使得王國實力大損,而且還引起了棉蘭老島上馬巾達瑙素丹王國的覬覦。曾經面對西班牙人而互為盟友的兩個素丹王國,因為附近島嶼和部落民眾的歸屬,時有武裝摩擦發生,這更壹步加劇了蘇祿王國實力的衰落。
“近日,妳若返回漢洲領地,不妨將我壹信使帶回妳們漢洲本土,面見妳家大統領。”東王阿都拉薩朝董鳳山鄭重地說道。
“俺幾日後是要返回大明附近的漢興島,至於回漢洲本土,應該在明年1月左右,隨俺漢洲移民船隊壹起回返。”董鳳山說道;“信使跟著俺們,難免四處奔波,不若,東王殿下直接將信交於俺。俺必定會將信呈給大統領。”
“除了信件與妳家大統領,我的信使還有些重要的話要面告妳們漢洲大統領。”東王阿都拉薩說道,臉上卻帶著壹股莫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