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希望的田野
1635漢風再起 by 重慶老Q
2023-12-17 11:16
1665年10月8日,永興。
相較於漢洲東南和西南地區,建業府的農業條件其實是非常惡劣的。這裏的土地往往不利於耕作,普遍缺乏肥力,農人們為了使莊稼勝長得更好壹點,必須把遍布的坑窪填平,耕種數年後,才能使之成為肥沃的土壤。
同漢洲其他許多地方壹樣,除了缺少雨水以外,土地中還缺少磷酸鉀之類的肥料要素,糧食產量比大明西北的那些貧瘠地區還要少。在過去十多年裏,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辛勤的農人們,將各種人工堆肥均勻地灑在自己的土地上,年復壹年,日復壹日,昔日貧瘠的土地,日益變得肥沃,農業產出亦呈穩步增長。
在1639年時,齊國占據狗兒島(今澳洲聖誕島),在這座小島上發現儲量豐富的磷酸鹽礦,而且還都是幾乎為純石灰磷酸鹽。於是,自第壹次漢荷戰爭結束後,齊國便開始壹船壹船地將島上的磷酸鹽礦拉回漢洲本土,用以改良本土略顯貧瘠的土地。甚至,建業造船廠為運輸這種礦產而設計了壹款專用運輸船。
不過,相較於不利的耕作條件,建業府卻有著得天獨厚的畜牧條件。永興以南廣大地區,除了密布的森林,還有無數的坡地、山谷,其間遍布眾多草場,是壹個個天然的大牧場。除了數十座官辦大養殖場外,零零星星地散布著許多個體牧場。壹些農人蓄養的牲畜也在其間隨意覓食,而且雜亂繁殖。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然後通過燒荒的模式,將開墾的土地,栽種黑麥草、三葉草、苜蓿等飼料作物。盡管會有蝗蟲災害的偶爾侵蝕和掠鳥的糟蹋,但事實證明,這種簡單播種牧草的方法對餵肥肉牛和乳牛,還是卓有成效的。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整個建業府蓄養的各類牲畜,保守估計已有四十余萬頭(只),除了滿足本地民眾肉食所需,還大量地供應荷蘭東印度公司往返的運輸商船。不過,囿於冷凍保鮮技術的滯後,包括永興縣在內的整個建業府只出口鹹牛羊肉、獸皮和牛脂。二十多年前,內閣衛生部就提倡兒童青少年多飲用牛奶,以增強和改善國民體質,也使得本地的乳牛業發展日趨壯大。
處於休假狀態中的海軍軍官朱善平牽著壹頭奶牛,身後還跟著壹頭小牛犢,緩緩地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時不時地回頭看著騎在牛背上五歲的女兒,心裏充滿了無限滿足和幸福。
來到永興河畔((今澳洲北部阿德萊德裏弗河)),準備讓幾頭牲畜飲些水,女兒張開雙臂,讓自己的父親將她從牛背上抱了下來,隨即便想到河邊戲水。
“大丫,不要去!河裏有吃人的怪物,危險喲!”
朱善平壹把將女兒抱住。雖然這段永興河處於人煙稠密處,鱷魚出沒的情況已經很少了,但也難保不會突然從中竄出壹條來,將人給傷了。
“喲,是善平呀!”
河邊聚集了數百農人,趁著春耕間歇,正在由鄉裏的河道官員組織整修河道和開挖水庫。
在漢洲本土,興修水利整治河道,壹般都是在冬季農閑季節。但在春耕間歇期,地方政府也會偶爾安排農人整修擴建壹下水庫和眾多鄉村引水溝渠,以免夏季暴雨成災,毀了農田。
朱善平所見到的數百農人,正在開挖擴建壹座方圓數百米的水庫,靠近河道的壹邊,還大量的使用了水泥和片石,用於加固護坡。
沿著永興河壹側的無數的鄉鎮農場,像這種蓄水調水的小水庫(塘)有很多,大的方圓數千米,小的只有幾十米。在雨季來臨河水暴漲時,就會打開河道引水渠,將壹個個小水庫灌滿,盡量不使河水白白流入大海。待旱季枯水期,甚至是極旱時節,這些眾多的小水庫將成為農人們最為寶貴的水資源。
永興縣的官員們甚至有壹個雄心勃勃的規劃,在資金和人力比較富裕的時候,要將附近幾個低窪處的小水庫連成壹片,開挖成壹個方圓十數平方公裏的巨大人工湖,以徹底滿足周邊地區的農業用水,並打造出壹片魚米之鄉。
當然,這種耗費巨大的水利工程,可不是壹個人口規模尚不到兩萬人的小縣所能辦成的,可能會經壹兩代人不斷付出,方能所成。
但持續數十年水利工程的建設,整個建業府目前共修建了壹千八百多公裏的幹、支、鬥渠,在境內的幾條江河水資源覆蓋流域地區,陸續開墾出了數百萬畝耕地,不僅可以滿足本地十余萬民眾的口糧所需,還為蓬勃發展的工業領域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原料。
“朱校尉,好生悠閑呀!”永興縣獨山鄉兵備武裝處檢校兼鄉兵隊長林青山看到朱善平抱著女兒朝這裏張望,笑著打招呼。作為受傷退役的原陸戰隊軍官,他自然是對現役海軍軍官朱善平感到壹種由衷的親近。
“林檢校,我這悠閑日子,可沒多少天了。”朱善平逗弄著女兒,想讓她給林青山打個招呼。可是認生的女兒卻將腦袋埋到父親的懷裏,不肯出聲招呼。
“準備何時返回艦隊?”林青山問道。
“本月二十號之前,必須趕回建業港海軍基地。……此去,恐怕又是壹年多才能返回。”
“軍人嘛,總要有所犧牲,有所付出。”林青山感同身受,“就是因為有我齊國無數忠勇的軍人舍家為國,征戰四方沙場,方有今日萬我千百姓的平安喜樂。”
“不錯,我齊國境內的平安和祥和,皆為妳輩軍人壹刀壹槍殺出來!國內民眾或許會對內閣各部官員有些微詞,但縱觀我齊國上下,唯有對妳等軍人,卻保持著應有的尊重和敬仰。”永興縣農田水利處檢校許良寶朝朱善平拱拱手,然後從懷裏摸出壹塊牛肉幹,撕下壹小片,遞給他懷中的女兒。
自漢洲初立之時,齊國的軍隊不論在保衛本土和海外領地過程中,還是對外擴張和在大明境內的幹涉戰爭中,幾乎未嘗壹敗,再加上國內輿論的刻意引導,軍人在民眾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其本身待遇又極為優渥,向來是國內有誌青年踴躍向往的職業目標。
“這幾年,包括我永興縣在內的漢洲北部地區,算是風調雨順,農業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呀。聽家裏的人說,我們這裏已經連續六年各類糧食作物大豐收,百姓的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了。所有的壹切,都離不開妳們這些鄉梓父母官員的付出。如此,我等軍人方能毫無後顧之憂,宣我齊國聲威於四海。”
“朱校尉過譽了,我等愧不敢當呀!”許良寶笑著擺擺手,“有此成績,皆為我永興縣萬余百姓齊心協力所致。當然,也有在這三十年來,無數披荊斬棘、艱苦奮鬥的老壹輩先驅者的默默付出。較二十多年前,我永興縣絕對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所載縣誌來看,單從糧食產出方面說,總產量就比二十年前增長了八倍之多,遠遠超出人口的增長幅度。”
包括建業府在內的漢洲本土,農業技術改良從二十年前便開始進行,尤以作物輪作法的推廣最為重要。
此前,授田的農人在每年耕作時,會將部分農田進行休耕,以養地力。後來,隨著來自大明的各類農業技術書籍的翻印和刊發,以及培訓和指導了眾多農業技術骨幹專家,農田輪作法開始在各地鋪開。
從最早的兩年輪作法,三年輪作法,到目前逐步穩定的四年輪作法,在漢洲各地農村開始大範圍的推廣。
在永興縣,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農人們用四年輪作法播種大麥(或者玉米)、小麥(或者稻米)、蕪菁和三葉草(從荷蘭引進),田地從不休耕。蕪菁和三葉草都能增加土地地力,還能用作牛羊牲口的冬季飼料,牛羊糞便則可肥田。
這種農作制度,加速了土地利用的周轉,提高了農民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農民的收益,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日益擴大的對農產品的需求。
土地的改良方式還包括改善排水條件和施用石灰、白堊土和泥灰。通過在沙質土壤裏施用泥灰,漢洲部分地區的農戶,在十五年時間內將他從種糧中得到的收入增加了4倍。
可以說,齊國的農業耕作技術不僅遠超歐洲數十至上百年,就是相較於大明農業巔峰期,也不逞多讓。若是加上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和各類先進的農機具器械,那更是能將其拋開遠遠的壹段距離。
另壹方面,已邁入工業化初級階段的齊國,使得漢洲本土形成了建業、威海、雲陽、大興、南都、桂州等幾座超過數萬人的“大”城市。並且隨著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和每年移民人口的人為轉移,城市人口正在緩慢的膨脹。
壹些近郊的鄉村地區開始出現專門為城市配套產出的農副產品。他們在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方面做足了文章,奶酪、雞蛋、牛油等畜牧產品和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獲得了極大的銷量。
正是像建業這種城市對農副產品的“集中需求”,又帶動了周邊的農業的產業革命,農村的多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的規模也逐步增長。因為畜牧業所需要的人手有限,在保住畜牧業這項傳統主業之後,勞動力更多的湧向紡織、制糖等工業為主的家庭工業。
隨著農業和畜牧產出的穩步擴大,農人的收入也逐漸增多,在這幾年裏,漢洲各地還興起了壹股“新農村建設”的熱潮,部分手中稍稍殷實的農戶,將居住了十幾二十多年的農舍宅院進行翻新和重建。
要知道,不同於政府在其他行業方面的指導和鼓勵措施,在農村住宅建設方面,政府倒並沒有拿出什麽優惠的補貼政策,因而,從中至少能夠看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齊國民眾的生活水準,普遍得到了改善。
“怎生回來這麽晚,天色都黑了。”
朱善平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時分,妻子張永娣從他懷中接過女兒,不由抱怨道:“飯菜都已經涼了,還得重新燒火給妳熱壹道。”
“河邊遇到了幾個相熟的朋友,聊了壹會,便沒看時候。”朱善平看著壹臉嗔怪表情的妻子,伸手過去在她臉上抹了壹把,“飯菜也無需熱了,將就著吃吧。在船上的時候,可沒吃到過妳做的這般美味飯菜。”
“爹爹欺負娘親……”站在壹旁的女兒稚聲稚氣地說道。
被女兒這麽壹喊,張永娣臉上壹紅,嗔道:“趕緊洗壹洗,去把晚飯吃了。”
“吃了晚飯,又做什麽呢?”
“……哄大丫和二丫睡覺。”
“把這兩個小的哄睡著了呢?”
張永娣聞言,咬了咬嘴唇,羞惱地橫了丈夫壹眼,牽著女兒的手,朝屋裏走去。
“這幾天,咱們努把力,再生個三丫出來。”朱善平笑著在後面說道。
“為何要生個三丫,不生個男孩?”
“男孩太難管了,就像我那幾個弟弟,讓人頭疼不已。”朱善平脫下上衣,準備沖洗壹下,“生幾個丫頭,以後都跟她們的娘壹樣漂亮。以後,我們可以多收幾份厚厚的聘禮,養老也不用發愁了!”
“妳怎生知道,以後的後生會喜歡我們家這樣的女兒?”
“妳看看,妳又來了。”朱善平無奈地說道:“妳雖有幾分波斯血統,與普通漢家女子稍顯不同,但只要是個男人,都能看出來,妳的美貌與眾不同。若不然,如何讓我十年前壹見傾心,非妳不娶?以後呀,咱們的女兒,定然會像她們的母親壹樣,美貌驚人,讓我齊國眾多男兒為之傾倒!”
“凈說胡話!”張永娣聽得丈夫這般話語,心中快活,臉上也呈現出異樣的神采。
“……哦,對了,在院裏吃飯時,聽爹在說,想在明年冬閑時節,將屋裏的宅院重新翻蓋。他讓我順便問問妳的意思是什麽。”
“妳想住鄉下,還是想住城裏?”
“啊?”張永娣眨了眨藍汪汪的眼睛,“我們現下,不正住在鄉下嗎?”
“在建業城,有商社在開發建設居民住宅,而且還是兩三層的樓房,看著頗為氣派和舒適。我琢磨著,憑借軍中拿到的餉銀,再到錢莊借貸壹二,應該可以買壹套居所。妳若屬意,我們不如搬到城裏。妳覺得如何?”
“啊!”張永娣頓時呆住了,“搬去了城裏,我能做什麽?”
“妳在家裏,幫我生三丫、四丫、五丫。以後,那些想娶咱們女兒的後生,必須拿壹套城裏的住宅作為聘禮,方能做咱們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