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川菜第壹意境菜——竹蓀肝膏湯
美食小當家 by 力禾
2023-11-19 15:54
“呵呵,按捺不住了啊,早就想學這道菜了吧?
那就不著急,咱們再休息壹會兒也不遲。”
看到楚雲風那摩拳擦掌的樣子,李老不免童心大發,開始調侃了起來。
本來都準備進廚房了,這壹下反而不著急了,將手上的茶杯放在外面的廚臺上,人站在那裏不動了。
啊~!
三人全部傻眼兒了,哪裏能夠想到這老泰山壹樣的人物竟然還有如此俏皮的壹面,都說人越老越頑皮,古人誠不欺我。
“李老,這、這,抓緊壹下時間吧……
我給您老續茶,這天熱,多喝點兒茶對身體好!”
楚雲風拍了拍額頭,面對李老這樣的人還能怎麽著呢?
也只好上前拍拍馬屁,捧捧場才行啊,誰讓他沒事兒逗人來玩呢?
胡月和郭逵同樣反應很快,馬上從廚房裏面跑了出來,壹個捏肩膀,壹個捶腿,壹下就讓李老哈哈大笑了起來。
“行了、行了,少拍馬屁了,妳們三個這個樣子把我當什麽人了?地主老財嗎?
以前的地主老財就是這樣的,端茶倒水,捶腿按摩的,什麽都要人伺候,我是那樣的人嗎?”
李老很是惡趣味兒地點評了壹下三人的舉動,這才偷偷地笑了壹下走進了廚房,讓三人面面相覷,無奈地聳了聳肩。
老小孩啊……
不過三人心中都非常開心,能夠讓李老這樣跟自己開玩笑那還真的不容易,平時李老在外面都是壹副非常嚴肅的樣子。
幾乎沒人見過他開玩笑的舉動,更別說跟誰有過很親密的舉動,能夠讓他這樣,說明了三人已經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認可。
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似乎運氣也是壹個不可多得的因素,而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還是在楚雲風的身上了。
“行了,咱們說正事兒,這道菜據說是羅國榮發明的,他是從開水白菜中借鑒過來的,由此創作出了這道菜。
羅國榮大師妳們應該都比較了解了,他是毛主席和周總理欽點的近代四大名廚之壹,雖然這道菜問世的時間到目前為止也就幾十年。
但是它的做法和意境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欣賞的,川菜之所以大放異彩,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廚師們的創新。
有了不斷的創新,才是壹個菜系維持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妳們要記住了。”
李老很難得用這樣耳提面命的語氣跟人說話,這似乎是他對三人寄予的壹絲殷切的希望,也是對川菜有序傳承的壹種期盼。
“明白了!”
“懂了!”
“知道了!”
三人同時重重地點頭回應了起來,雖然回答略有不同,但是意思是相近的。
“說起這道竹蓀肝膏湯就讓我想起了另外壹道菜,叫做銀耳鴿蛋,妳們聽說過沒有?”
李老感慨了壹番之後,看到三人很誠懇的態度,摸了摸自己的小胡須,很是有些滿意,這又開始追憶起了往事。
“壹聽就是宴席菜式,肯定很精美吧?”
“沒聽說過,更是沒見過了。”
“您老能展示壹下嗎?”
楚雲風、郭逵和胡月更是來了興趣,這能夠從他老人家嘴裏說出來的菜式,會是那麽簡單的嗎?
“那我就跟妳們說說吧,做不做的以後再說,看我老人家的心情吧!”
李老表情轉為有些嚴肅了起來,似乎是想起了壹些不太開心的事情,明顯感覺到他話中有些蕭瑟的意味。
隨後李老拿起茶杯猛灌了壹口才接著說道:“其實開水白菜、竹蓀肝膏湯以及這道銀耳鴿蛋都是上過國宴的菜式。
川菜其實上過國宴的菜式多了去了,只是妳們都不知道而已,不過那都是在70年代以前了,那個時候的川菜真是百花齊放,爭相鬥艷。
銀耳鴿蛋的做法其實最關鍵就是煨,紅樓夢不知道妳們三人讀沒讀過?
在第四十四回中有壹段精彩的描寫,說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當即受到了賈母等人的熱情款待。
可是呢,王熙鳳和鴛鴦等人盡情地捉弄劉姥姥,先是給了劉姥姥壹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
接著呢,鳳姐兒偏揀了壹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
劉姥姥正要誇贊雞蛋小巧,要夾壹個,鳳姐兒卻笑著說道:“壹兩銀子壹個呢,妳快嘗嘗罷,那冷了就不好吃了。”
劉姥姥便伸出筷子要夾,可是哪裏夾得起來,滿碗裏鬧了壹陣,好容易撮起壹個來,才伸到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到了地上。
這連忙放下筷子要親自去撿,早有人在地上撿了出去了。
劉姥姥嘆道:“這壹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
這說明了這鴿子蛋的貴重,在封建社會裏是公卿王侯之家的席上珍品,而賈母這樣年邁之人,自然是少不了吃鴿子蛋的。
袁枚的《隨園食單》裏面也記載了煨鴿蛋的方法,對它非常的推崇,不過這鴿子每個月才下壹對蛋,有的時候還空軍,在那個年代想要獲得確實不容易。”
李老竟然用了壹個比較年輕化的詞語“空軍”,讓三人頓時笑了起來,可見他老人家還是有些與時俱進的,沒想到對紅樓夢如此熟悉的李老也會了解年輕人的詞匯。
說著說著,李老發現自己似乎說得有些跑題了,然後輕輕地咳嗽了壹聲,讓三個偷偷笑的家夥趕緊閉上了嘴。
“好了,回歸正題,這竹蓀妳們應該都很熟悉了,這是竹蓀,不是竹筍,兩個是完全不壹樣的食材。
竹蓀是菌類,竹筍是竹子的嫩芽,這樣說起來的話壹般人就能夠很容易分辨出來了。
這竹蓀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極為豐富,而且它的谷氨酸含量非常高,所以自帶鮮味兒,美味兒異常。
在咱們四川大山之中,這種菌類還是很多的,但是想要采摘到它需要經驗和運氣。
因為它從生長出來到雕謝的時間很快,往往上山的人剛剛有運氣碰到了它,可是它已經處於雕謝之中,這就很郁悶了。
肝膏的制作壹般需要用到的食材有兩種,壹種是豬肝,另外壹種是雞肝,至於鵝肝能不能用,我沒有研究過。
有興趣的話妳們可以試試看,過往的時候鵝肝比較少,所以沒人采用過,也不知道做出來效果如何。
呵呵~!”
話說到這裏,李老笑了笑之後便不再言語了,三人也明白馬上要開始正式制作了,於是都用心盯著擺放在那兒的豬肝,看看這“膏”到底是怎麽做出來的。
李老首先將豬肝放在了菜板上,隨後拿起菜刀直接上手,用刀背開始錘了起來。
捶打的時候,李老會用手拉住已經暴露出來的筋,在將上面的肝臟捶打取盡之後,將這筋給抽了出來。
壹邊捶打的過程之中,壹邊將所有的筋全部揀去幹凈,直到這豬肝被捶打成細膩的肝蓉才罷休。
看到這裏,楚雲風立刻明白了這是壹道分子料理的做法,這在川菜的技法之中非常的常見。
像雞胸肉就是會用這樣的手法來處理,讓它變成另外壹種形態,這充分說明了川菜廚師對於食材運用的得心應手。
大蔥和生姜用菜刀大力拍打之後丟進捶打後的豬肝之中,再滴上壹點兒料酒便開始用手抓拌和攪拌。
抓拌的時候楚雲風很明顯地發現李老用的手勁兒很大,能夠將大蔥之中的蔥汁兒給充分釋放出來,增大了去腥的效果。
隨後便是李老清洗了手,開始剁起了雞肉蓉和豬肉蓉,這明顯是要進行掃湯,這做道菜既然是壹道意境菜,那麽清湯是必不可少的。
店裏的高湯壹直都是最傳統的那壹種,所以只需要用這兩種肉蓉來掃壹遍即可獲得高級清湯。
半小時之後,兩種肉蓉已經處理好了,而這邊去腥的豬肝蓉也已經碼味兒結束,李老用筷子將裏面的大蔥和生姜給夾了出來。
隨後的壹步讓楚雲風更是有些意外,本以為下壹步應該是將這肝蓉進行再次加工,或蒸或炒才是,可沒想到李老繼續將它放在菜板上捶打起來。
這個過程壹直持續了半個小時才罷休……
楚雲風徹底驚呆了,現在才發現這豬肝已經完全變成了肝汁兒,已經是成為了極其細膩的水狀了。
而之前那個應該叫做肝蓉比較合適,這才明白原來肝臟捶打到極致的狀態之後,是會變成這種汁水的模樣。
長見識了!
看來這道菜果然是不壹般。
隨後李老拿起了桌上的陽光雞蛋,略微搖了搖頭,敲打了六個到碗裏,不過只是去了蛋清,蛋黃放在了壹邊。
只有楚雲風明白李老是嫌棄這雞蛋太小了,還要多打幾個,但是他老人家可知道這壹個雞蛋是兩個變來的啊,在外面可以買好幾斤其它雞蛋了……
李老在這壹次捶打的時候就已經用壹個小鍋將高級清湯掃了出來,這會兒將肉蓉用紗布包好,繼續在裏面進行沈澱。
之前就用了壹個小碗,取了壹點兒清湯放在外面放涼,這會兒便將其倒進了肝汁兒之中,再下入了壹些胡椒。
隨後將雞蛋清充分攪拌之後也加入了進去,最後下入了壹點兒水豆粉就開始用手攪拌了起來。
充分攪拌均勻之後,取來壹個紗布,將這肝汁兒全部倒了進去,用手揉捏起來,將裏面的汁水全部過濾壹遍。
等到所有的汁水流光之後,再打開紗布,還是能夠發現裏面有些殘留的渣滓,這才明白了做這道菜是如何的細致。
將這最後的殘渣過濾之後,這肝汁兒已經是變得非常的“純凈”了,而且加入了水豆粉和雞蛋清之後,它會變得非常的細膩。
楚雲風很好奇下壹步會怎麽來制作,既然是叫“肝膏”,那麽應該是采用蒸制的方法比較靠譜。
果然,只見李老從自己帶來的口袋裏面取出來五個小碗,這小碗看起來很是有些特別。
外面看著跟普通的碗就不太壹樣,它明顯比平時吃飯的碗要矮了壹半,而且碗內呈圓柱形,確實讓楚雲風感到很意外。
不過楚雲風馬上就反應了過來,這“推窗望月”的意境當然是要有月亮才對,這月亮要圓滿才行啊,所以這小碗是制作這月亮的關鍵。
看來自己隨後也得是預定壹些這樣的小碗回來,而李老拿過來的這種小碗,顏色呈土黃色,明顯就是以前常用的土碗,很是有歷史的滄桑感啊。
隨後便看到李老將這五個小碗裏面全部抹上了豬油,然後才將這肝汁兒倒了進去,每個碗裏面並不是全部倒滿。
而是只將這肝汁兒剛好倒在下面圓柱體部分滿了即可,隨後便是上籠蒸制,這壹個竹籠便能夠將五個小碗全部放在壹起蒸制。
蒸制的過程之中,李老將之前泡好的竹蓀剪成小節,隨後放在高湯之中進行小火慢煮,大約十五分鐘之後就將它取了出來。
五個小碗在半個小時之後便出鍋了,此時李老從下面櫥櫃取出了壹個非常精致的圓盤,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是楚雲風這壹次從JDZ定制回來了,這盤底和兩面都有青花的紋飾,特別是在燈光下還能夠看到釉面呈現壹種細膩的光澤。
貴的東西果然是不壹樣啊,特別是李老將高級清湯倒了進去之後,整個盤子就像是活了過來壹樣,看起來就很高級。
接下來李老取出了壹根薄薄的竹簽子,隨後便用這根竹簽沿著小碗邊上輕輕地繞了壹圈,然後用手巧妙地壓著竹簽往前伸了壹下。
這很明顯是要將這做好的“月亮”從小碗之中取出來,手法非常關鍵,楚雲風認真看了壹遍,但是不確定自己能夠壹次成功。
這小碗裏面放了豬油,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脫模,但即便如此,這蒸熟了的“月亮”還是有些緊緊地貼在小碗之上。
還是需要用工具將它輕輕的分離出來才行,所以在李老“輕易”地鼓搗了幾下之後,拿起小碗輕輕地晃動了壹下。
裏面的“月亮”明顯松動了起來,看來是脫模成功,隨後便看到他將這月亮輕輕地放入了高級清湯之中。
很神奇的壹幕發生了,讓三人瞬間尖叫了起來,這“月亮”竟然是能夠微微地漂浮在上面,這也太神奇了壹點兒吧?
李老隨後將兩小節竹蓀放了進去,明顯整個圓盤瞬間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竹蓀也是微微漂浮在其中。
意境!
什麽叫做意境?
這道菜已經完美地詮釋了只看壹眼就能夠賞心悅目,從其中體會到壹種極其優美的境界,就像是自己站在夜空之中,仰望著那潔白渾圓的滿月。
那種唯美的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給三人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